DSC_2151.JPG

簇生鬼傘(Coprinus disseminatus)可以說是最容易見到的鬼傘科真菌之一,可以在一些腐木上,看到數量龐大成群生長的小型真菌,才生長個幾天就全數溶化,通常就是這種簇生鬼傘,而我在學校裡的某處,也發現了這種可愛的小精靈

 

DSC_2152.JPG

學校靠近濱海公路的圍籬旁,有個半埋在土裡的腐木,下雨過後,常常可以見到簇生鬼傘成群的生長

DSC_2154.JPG

菌蓋直徑大概0.8~1.5公分寬,具有明顯的溝紋,屬於小型真菌

DSC_2155.JPG

從低視角拍攝,成群的簇生鬼傘看起來真的很壯觀

DSC_2156.JPG

雖然名稱裡有個「鬼」字,不過鬼傘科鬼傘屬的真菌多半可以食用,包括這種簇生鬼傘,圖鑑上也寫可食用,不過菇體又小又薄又易碎,放到鍋裡加熱煮食,我猜大概什麼都沒了,食用價值應該不高。另外,食用鬼傘屬的真菌,切記不可「喝酒」,會產生中毒的現象

DSC_2158.JPG

旁邊有許多簇生鬼傘的初生菌,初生的簇生鬼傘潔白無暇,漸漸長大之後,顏色才轉深

DSC_2161.JPG

 

DSC_2159.JPG

成熟之後,顏色轉為淡灰色

DSC_2160.JPG

簇生鬼傘的菌褶,孢子印為黑色

DSC_2164.JPG

簇生鬼傘的英文名為Little Helmet(小鋼盔)、Fairy Bonnet(小仙女帽),應該是從菌蓋的模樣來取名的吧!

DSC_2162.JPG

老熟的簇生鬼傘,顏色從淡灰色轉為深灰色,開始進行「菇體自溶」現像

DSC_2163.JPG

部分的菇體開始轉為深褐色

 

DSC_2165.JPG

菌蓋溶化,如此像墨水般的帶有孢子的液體滴落地面,當附近活動的昆蟲沾到帶也孢子的黏液,就會將孢子散播出去

 

DSC_2167.JPG

所以簇生鬼傘也算是一種「短命」的真菌,也許今天才見到,隔天就全數溶化而看不到菇體了

DSC_2168.JPG

這張是5月6日記錄的

DSC_2188.JPG

隔天5月7日再來觀察,本來生意盎然的簇生鬼傘,變成這副了無生機的模樣,也不過才一天的光景

DSC_2189.JPG

可以明顯看出菌蓋溶化成墨水般的黏液

DSC_2191.JPG

這些黑色黏液可是簇生鬼傘用來傳宗接代的妙招啊!

DSC_2192.JPG

在同一棵腐木上,還發現了毛木耳

DSC_2224.JPG

5月8日,竟然在羅東公正國小附近的柏油路上,也發現的簇生鬼傘,可見簇生鬼傘是多麼容易見到的真菌

DSC_2226.JPG

不過簇生鬼傘是木棲腐生菌,而這些怎會從柏油路上長出?這群的顏色看起來粉嫩,比我在學校發現的更加秀氣

DSC_2227.JPG

 

DSC_2228.JPG

原來是這根電線桿下已被樹根包覆,柏油路下應該有其他的腐木,所以才會從柏油路上冒出,可見其生命力的旺盛

DSC_2229.JPG

雖然簇生鬼傘已經見過數十次以上,不過它們擠成一團的可愛模樣,真是百看不膩

DSC_2230.JPG

 

DSC_2231.JPG  

 

DSC_2232.JPG

拍攝時間:2015年5月6~8日

拍攝地點:校園內、公正國小附近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n5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