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前我一直以為黑面琵鷺是台南的名產,直到開始接觸到賞鳥後,才發現原來宜蘭也有黑面琵鷺,每年冬季幾乎都有一小群黑面琵鷺固定來宜蘭度冬,雖然數量不多,但是要賞黑面琵鷺就不用專程跑去台南啦!
會發現黑面琵鷺也算是機緣,當時開著車在礁溪時潮社區亂晃,看到水田中央有一群白鷺,本來不以為意,但發現有其他賞鳥人士在關注這一群白鷺,我也停下來拿出小砲來看看
結果竟然發現裡頭躲藏著幾隻黑面琵鷺
不仔細看會以為是普通的白鷺鷥呢!
黑面琵鷺檔案
學 名:Platalea minor Temminck & Schlegel
英 名:Black-faced spoonbill
分 類:鸛 鷺 目 Ciconiiformes 朱 鷺 科 Threskiornithidae
形態特徵:
黑 面 琵 鷺 全 長 約 74cm。 嘴 很 長 , 前 端 扁 平 , 呈 飯 匙 狀 ; 腳 黑 色 ; 額 、 嘴 基 及 眼 先 相 連 成 黑 色 的 臉 部 , 因 而 有 「 黑 面 琵 鷺 」 之 名 。 夏 羽 : 全 身 大 致 為 白 色 , 後 頭 之 髮 束 狀 飾 羽 及 胸 部 飾 羽 為 黃 色 。 冬 羽 : 全 身 皆 為 白 色 , 飾 羽 變 短 。 亞 成 鳥 : 嘴 暗 紅 褐 色 ; 無 飾 羽 , 初 級 飛 羽 外 緣 黑 色 , 其 餘 白 色 。
生態習性:
黑 面 琵 鷺 為 社 會 性 較 強 之 鳥 類 , 常 小 群 出 現 於 海 岸 附 近 、 河 口 、 沙 洲 及 池 塘 等 地 , 而 曾 文 溪 口 是 其 相 當 主 要 的 度 冬 區 。 覓 食 活 動 以 夜 間 及 晨 昏 時 刻 為 主 , 會 以 嘴 伸 入 水 中 左 右 掃 動 , 並 且 緩 步 前 進 , 感 應 水 中 之 魚 、 蝦 、 蟹 等 捕 食 之 。
棲地分布:
黑 面 琵 鷺 就 目 前 所 知 只 分 布 在 亞 洲 東 部 地 區 的 朝 鮮 半 島 , 在 北 韓 有 一 小 族 群 在 當 地 繁 殖 。 冬 季 時 會 遷 往 中 國 的 福 建 、 香 港 、 越 南 、 日 本 及 台 灣 等 地 過 冬 , 台 灣 是 其 最 主 要 的 度 冬 地 。
面臨問題:
棲 地 狹 隘 而 侷 限 的 分 布 在 東 亞 地 區 , 族 群 量 極 稀 少 , 亟 需 推 動 相 關 繁 殖 及 度 冬 地 的 棲 地 保 育 。 有 極 大 之 滅 種 危 機 。
﹝資料來源---特生中心網站﹞
這叫魚目混珠嗎?
牠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,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,因此稱為黑面琵鷺
當時也有其他賞鳥人士在欣賞這群貴客
後來好幾次同樣在礁溪時潮發現黑面琵鷺的蹤跡
黑面琵鷺休息時的模樣
在休耕的水田裡找東西吃
清理羽翼
最後一次的發現也讓我驚奇,這一次竟然是在蘭陽溪以南的五十二甲濕地所發現的
不知是不是從時潮飛過來的
展翅飛行
後面是北宜高橫越冬山河的大橋